讲个搞笑的事情,当时 vivo 给我司和第一批媒体老师发的机器有问题,频响曲线无比平庸,降噪差得一塌糊涂,低频降噪最深也只有 20dB。用我司群众们的说法:「按下耳机切模式后,我不知道哪个是降噪」。

而后我们和 vivo 和高通的技术人员见面聊了一下,三方才知道(没错对方原本也不知道),原来发给我们(和众媒体)的这一批耳机,可能都有问题。无论是硬件还是底层固件版本都和消费者版本不一致(应该都是老版本)。

对方先当场把我们手里耳机的固件刷写到最新版本(手机软件里面看到的那个所谓「固件」一般不是严格定义的固件),降噪表现立马就有了提升,并且后续重新给我们寄了消费者版本的机器。

讲这些是为了问几个问题:

这款耳机发布到现在有多久了,为什么你在网上看到的所有媒体老师,都没有人指出问题?

Pre 版固件几乎没有降噪效果,难道所有媒体老师都没有发现吗?

拿着有问题的机器,是怎么测出 40dB 的降噪深度,是怎么测出 88ms 的全链路延迟的?

匹诺曹老师们,是不是只要支付宝到账 20 万,就可以照着媒介或者公关给的稿子念了?

这到底是厂商的问题,还是媒体的问题?遇到这么严重的产品问题,第一反应不是去和厂商确认,而是试图瞒骗消费者,这种模式可持续吗?

我也不确定有多少媒体老师拿到的是有问题的机器,但我想,应该是绝大部分。

vivo 和高通的工程师,反复和我们保证消费者拿到的都会是最新版本。而我们将一台旧版本机器给了对方拆机,另一台我回到公司直接拆了,到时候也会在视频里面做拆解演示。

简单评价一下这台机器,就是照着 AirPods Pro 狂抄的一台机器,但是抄得还不错。五百元价位最好的降噪效果,曲线比华为差,我主观降噪体验比华为好。频响曲线和音质挺不错,最重要的是把苹果和华为这一套交互逻辑抄到了五百元价位以下。

过几天 OPPO 有一台差不多价位的耳机,降噪效果是会更好,但是交互依然是基于点按和长按的。

所以我对这台机器的评价是:比华为好。

Comments

Be the first to add a comment